热评丨生态文明有“流量”更有力量
(资料图片)
在刚刚落幕的成都大运会上,以大熊猫“芝麻”为原型的吉祥物“蓉宝”“火出了圈”,参赛各国运动员争相打卡大熊猫基地。其实,还有众多自称“猫粉”的大熊猫爱好者,在关心着更多大熊猫的“饮食起居”。通过与保护机构的互动交流,公众不断填补知识空白,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故事。
中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,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,如何践行环保理念、守护绿水青山,全民生态环境保护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,备受瞩目。
既要热爱更要专业,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科学。除了大熊猫“追星”的专业化,更多人利用专业知识参与生态环境保护。巡河护林、生态修复、保护生物多样性……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服务实践,吸引不同领域志愿者各施所长、各尽所能。
沉浸化、体验式的生态教育,让更多人提升生态文明意识,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社会自觉行动。今年暑期,北京玉渊潭等公园的观鸟、森林美育等活动受到热捧,上海野生动物园的“动物园奇妙夜”等活动拉近着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联系。让孩子亲自动手、亲身体验、自我感悟,多层次的生态知识分享,让保护不再停留于书本中、理论上。
缩小人们亲近自然、体验自然的“景深”,是当前城市规划建设日益重视的课题。这些年,不少城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越来越注意“留白”,通过建设绿道、森林公园、生态廊道,给生态环境留出空间、留出未来。居民近距离感受“城市里的森林”“身边的大自然”,参与生态保护更加自觉、更有动力。
在社交网络平台上,一批生态领域的博主用生动的语言、精彩的画面激发受众对生态保护的兴趣,还用专业知识答疑解惑、辟谣求真。网友们积极参与生态话题的讨论,生态文明的传播让更多人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”,也搭建了一座座大自然和人之间的桥梁。
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(2022年)》显示,近八成受访者主动关注或传播交流过环境信息,43.3%受访者参加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。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,表现出更加浓厚的生态环境参与意识。
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生态文明有“流量”,也给当地发展带来实际力量。在常住人口不到60万人的浙江安吉县,如今已拥有300余家“卖风景”的乡村咖啡馆,余村推出的“全球合伙人计划”吸引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青年人才,共建未来乡村样本;在三江源国家公园,自然体验项目让当地人从保护中受益,昔日生态资源的汲取者成为守护者……秉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铺好绿色发展的底子,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更有后劲。
天更蓝、地更绿、水更清,首个全国生态日,公众将在多项活动中感受自然蓬勃之力、生物多样性之美,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,让生态保护成为全民自觉。
(文丨王钟的)
标签: